心内成功治疗一例腹主动脉合并双侧髂动脉瘤

2017-06-08


作者:

 (通讯员 彭朦)近日,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在周敬群教授及吕建峰博士的带领下,成功地为一名腹主动脉合并双侧髂动脉瘤的患者实施了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瘤一体式覆膜支架腔内隔离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微创血管介入治疗水平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   
       69岁的易先生患有冠心病及冠脉支架植入病史,因长期出现左侧腰部隐痛,曾行泌尿系彩超提示左肾囊肿,未引起重视及治疗,后囊肿逐渐增大而就诊,行腹部CT血管造影证实腹主动脉瘤合并双侧髂动脉瘤,为避免瘤体进一步扩大甚至发生破裂,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心内科介入团队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心脏状况差,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讨论,预测术中可能出现的相关意外及手术风险,制定周密的预防救治方案,最大限度内降低术中、术后的风险,采用腹股沟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腹主动脉和双侧髂动脉腔内隔绝术,术中于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置入一体式覆膜支架,即刻血管造影显示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瘤完全隔绝,无造影剂外渗。短短两小时余,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穿刺部位采用血管缝合器结扎止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患者无并发症,第2日即可下地行走。
      吕建峰博士介绍,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壁的瘤样扩张,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出血,导致病人死亡。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病、心脏病或糖尿病,但年轻人也偶尔可见。男性多于女性。其主要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其它少见原因是主动脉先天发育不良、梅毒、创伤、感染、大动脉炎、Marfan综合征等。这类患者多以腹部搏动性肿物就诊,常伴有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腹部体检、彩超可明确诊断。在治疗腹主动脉瘤方面,分为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两种。外科手术效果好,远期并发症低,但创伤大、出血多、并发症多,尤其对于高龄及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高危患者,其手术耐受力差,围手术期病死率高;介入治疗,即血管支架置入术,使得腹主动脉瘤瘤壁与血流隔绝,而覆膜支架内血流通畅,达到消除腹主动脉瘤瘤壁承受血流冲击压力并维持腹主动脉血流通畅的目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因此,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